* F2 e. z% E8 L5 m" _肿瘤耐药的机制很复杂,但我是从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方面的机制来简单化肿瘤耐药的现象。 ! E8 y; }1 K# I1 f' v4 F" _S--代表敏感的肿瘤细胞# ]/ n( L3 d" K1 O
A--代表靶向不敏感的肿瘤细胞 ! Q( q' B" u4 z$ T b& d靶向治疗初期,假如90-100%以上都为S,0-10%为A时,疗效显著;3 b/ C* F: ^' c8 o0 e- q& e/ m) V
治疗过程中,产生了A,随着治疗的继续,S被打压、杀灭,A的比例逐渐上升; # J( F! M2 u. Q7 I: f2 t可以简单理解为,在靶向的选择性压力下,产生了A和/或增加了A的比例,S的比例不断降低。 0 N/ S8 n- d% q( {; F随着治疗的继续,当A和S天平不再倾向于S,而倾向于A时,耐药表现出来了。. _* G! m0 Q' @4 F7 X
u) E, X$ n' m6 s那么我们停靶向,当A和S共存于肿瘤中时,A和S竞争生长,亦或互相拮抗,有生长优势的细胞类型必然占上峰。- T3 M( [1 U0 v5 R6 ^0 Y9 f
如S占上峰,S的比例会不断升高,当再次用靶向,体现为有效; (憨叔、余老等) 1 i+ @. {# G9 r0 a* l' o如A占上峰,S的比例继续被稀释,当再次用靶向,体现仍为耐药。 (相信也有一部分人。甚至靶向不耐药就停了后,再用无效的也有) t$ r1 H, v, S p. |+ I8 p